close

最近有機會對一些家長上課,談談經濟學家對教育的看法。這些家長都有國小學齡的小朋友,在課堂上,有人提出一個許多家長關心的問題:「現在大家都要送小孩子上各種才藝班,我是不是也該這麼做?如果不去上這些才藝班的話,小孩子輸在起跑線上怎麼辦?」



我的回答是,對於這個問題,不妨從兩個方向來思考。



「小時候才藝」跟「長大後表現」何關?



第一個思考方向是:在起跑線上跑多快、先跑多少,真的有那麼重要嗎?我想許多家長所以關心小孩子會不會輸在起跑線上,應該就是擔心將來會不會因此而在生涯長跑中落後別人一大截。如果真有這個擔心,不妨打聽看看,那些在20多歲時表現不錯的年輕人,是不是個個從小棋琴書畫樣樣精通?從我自己教過許多大學生的經驗當中,我就看不出「小時候才藝」跟「長大後表現」有什麼關連。



第二個思考方向是:既然大家都知道生涯發展是場長跑,那麼從起跑點就開始狂奔猛衝,真的好嗎?不會有副作用嗎?



我舉一個例子給這些家長聽:我們現在都知道,要讓一個棒球投手有長遠的生涯發展,就不能讓他從小投變化球;而當他還在成長階段的時候,也要嚴格限制投球量。



否則就算一個小投手用變化球把其他小朋友三振得虎虎生風,大小比賽獎盃獎牌拿到家裡沒地方放,結果不到20歲就肩膀手臂受到嚴重傷害,投手生涯就此報銷,請問如此的「贏在起跑點上面」有什麼意義?


「贏在起跑點上面」意義何在?



我並非否定才藝學習的價值,也不是認為在這些家長的子女中不會出現早早嶄露頭角的天才,只是我比較杞人憂天的是:如果才藝學習變成「什麼都要補、什麼都要學」,而其出發點並不是因為孩子自己真正的興趣,而是為了「不能輸、早點贏」,這會不會變成另一種「從小投變化球的教育」?如果小孩子從小是「為了討好大人而學」、「為了比賽得獎而學」、「為了怕輸別人而學」,這樣子的學習,會不會遲早磨滅了學習的熱誠與樂趣?如果小孩子因此而逐漸對學習麻木倦怠,那麼計較於起跑線上的片刻輸贏,又有什麼意義?



除了「會不會輸在起跑線」的憂慮外,或許值得家長思考的另一個問題是:在生涯長跑中,到底是「快衝刺」重要,還是「跑得遠」重要?如果是後者,那麼真正重要的可能就不是「趕快多才多藝」,而是協助孩子能夠享受學習的樂趣,並建立他們自主學習的規律習慣;在這兩件事情上,我想是家長——而不是才藝班——才能發揮真正關鍵的作用。


 


作者為國立中山大學政治經濟學系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caseychen 的頭像
    caseychen

    樂活人生

    caseych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